
“又失眠了,睁眼到凌晨三点。”
“体检报告出来,25岁的身体,55岁的颈椎和血脂。”
“明明没做什么,却感觉已经被掏空,只想瘫着刷手机。”
这些“症状”,你是否也正在经历?
“脆皮年轻人”这个带着一丝自嘲与辛酸的网络热词,精准地戳中了一代人的共同困境。
它描述的不仅是身体的亚健康,更是一种精神的倦怠——一种持续的、弥散性的身心俱疲。
我们为何变得如此“脆皮”?

表面看,是熬夜、久坐、吃外卖。往深处看,是高速运转的社会节奏、无孔不入的职场压力以及社交媒体带来的无形焦虑。我们的精神能量,在应对这些持续的压力中被一点点耗尽了。
当系统性的压力难以在短期内改变,我们该如何自处?
抱怨与沉溺无济于事,关键在于,我们必须主动为自己锻造一副坚不可摧的精神铠甲。
1
学会接纳,与倦怠感和平共处
锻造铠甲的第一步,是正视并接纳自己的“脆皮”。
很多时候,我们因自己的“不够坚强”而感到二次焦虑。请告诉自己:“感到累是正常的,这不是我的错。”
停止自我攻击,是能量修复的起点。
尝试像对待一位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:当他疲惫时,你会责备他,还是理解并安慰他?
学会这种“自我同情”,能有效降低内耗,为我们积蓄宝贵的心理能量。
2
建立能量边界,守护你的精神世界
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,必须用在刀刃上。
所谓能量边界,就是有意识地为自己的时间、情绪和注意力设立“防护栏”。
对过度消耗说“不”:
勇敢拒绝那些不必要的社交、不合理的工作任务。你的时间和精力很宝贵,值得被尊重。
打造“信息金钟罩”:
定期清理无关的App群聊,有选择地屏蔽负面信息流,在固定时间处理工作消息,为自己创造一个清爽、少干扰的信息环境。
识别“能量吸血鬼”:
远离那些只会抱怨、传递负能量的人和事。多与能给你带来支持、鼓励和启发的朋友交流。
建立边界不是冷漠,而是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负责,是可持续生活的前提。
3
寻找微小的确定性,重拾生活掌控感
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宏大的目标容易让人感到无力。
对抗无力感最好的方式,就是从身边可控的小事中,重新找回“我能决定”的掌控感。
比如:
坚持每天早晨喝一杯温水
午休时离开工位散步15分钟
晚上睡前阅读20分钟纸质书
每周给自己做一顿像样的饭
这些事微不足道,但当你日复一日地完成它们,你会构建起一个稳定、有序的内心秩序。
这种“我的人生仍在掌控之中”的感觉,是抵御外部风暴的定锚。
4
写在最后
锻造精神铠甲,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卷、更能扛,而是为了让我们能更敏锐地感知自身的状态,更温柔地对待自己的情绪,更有力量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这副铠甲,内核是柔软的自爱,外表是坚定的自律。
愿我们都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守护好自己的内心世界,从一件小事开始,为自己积蓄能量,稳健而从容地面对生活。
编 辑 | 子 木
审 核 | 李 玲
终 审 | 黄 菲
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